
本報記者 王希臺
“湘潭工程機械再制造體系改革”系列報道④
在一般人眼里,“再制造”就是“二手翻新”。而業(yè)界專家介紹,利用激光融覆、綠色清洗等先進技術,對二手工程機械設備進行修復和改造,其質量和特性是不亞于新產品的。而且,工程機械再制造設備的成本只有新產品的50%,還可節(jié)約能源60%,節(jié)省材料70%,減少污染物排放80%以上。
隨著“一帶一路”共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,中國再制造工程機械設備備受青睞。湖南乘勢而上,岳塘經開區(qū)湘潭中部國際機械園更是搶抓機遇,推動工程機械再制造設備出海遠航,開辟出一條綠色低碳的國際化新賽道。
“再制造”不是“二手翻新”
在部分人的觀念中,“再制造”就是“二手貨”。但其實,再制造是指采用先進適用的工藝、技術、設備和材料,對損壞或將報廢的汽車零部件、工程機械、機床等進行專業(yè)化修復或升級改造,使再制造產品性能和質量達到或超過原型新品的生產過程,是循環(huán)經濟“再利用”的高級形式。
不同于維修、翻新,再制造不僅最大化保留了原產品中的附加值,還可能賦予老產品新功能或性能,具有較好的經濟和資源環(huán)境效益。
2024年底,省政府辦公廳發(fā)布《促進工程機械再制造體系改革方案》,發(fā)揮工程機械產業(yè)基礎和優(yōu)勢,在湖南建立有標準、有平臺、有產業(yè)、有服務、有政策的工程機械再制造體系。
該方案提出,再制造不等同于簡單的維修翻新,而是將工程機械等設備進行專業(yè)化修復,使廢舊設備達到與原有新品相同質量和性能的產品。
“再制造”是綠動能
作為我省工程機械再制造改革綜合試點單位,湘潭中部國際機械園經過21年發(fā)展,已成為我省最大的工程機械再制造基地。園區(qū)專門規(guī)劃再制造經營、生產、維修以及設備出口區(qū),產品銷往非洲、東南亞、中東、南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,再制造設備交易量占全省市場份額65%以上。
湘潭中部國際機械園負責人楊榮波介紹,中部國際機械園從2019年開始再制造業(yè)務,再制造設備年交易量從原來的個位數,飆升至現在的幾千臺,出口額每年以50%以上的速度增長。2024年,該園區(qū)再制造設備交易量逾6000臺次,交易額12億余元人民幣,占總交易量三分之一以上。
“最近的一次抽查發(fā)現,中部國際機械園的40多臺非道路移動機械尾氣排放合格率100%?!毕嫣妒袣夂蛲度谫Y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顧問劉晴介紹。2024年,湘潭市氮氧化物、化學需氧量、氨氮減排累計達到7455噸、4438噸、467噸,提前完成“十四五”目標;揮發(fā)性有機物減排累計2156噸,完成“十四五”目標90%,2025年預計可全部完成。
據介紹,對一臺使用了1000小時的挖掘機進行再制造,較生產新機相比,其能耗降低60%、碳排放減少80%,這樣的“綠色賬本”正被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(qū)客戶認可。根據相關機構測算,2030年,全球工程機械市場銷售額將達到1656.7億美元。
責編:周冠成
來源:湘潭日報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法華山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山市晴嵐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昭潭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蔡蔡和大喬:返鄉(xiāng)青年 逐夢“綠心”沃野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朱大可:深耕岳塘 開拓創(chuàng)新 成就電氣“小巨人”
岳塘區(qū)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”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主題活動暨“活力湘潭 快樂走娃”活動啟動
文旅新區(qū)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見“世外桃源”
我愛湘潭我的家|岳塘區(qū):歡天喜地鬧元宵
下載APP
分享到